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MSCI中国医药指数跌33%,同期MSCI中国指数跌18%,行业整体市盈率已低于过去三年平均0.7个标准差。在这一行业波动的大背景下,和黄医药(HCM.US)也迎来了自己的中报业绩。
智通财经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和黄医药总收入增长28%至2.02亿美元,当期研发开支为 1.82 亿美元,同比增长47.6%;与此同时,公司应占净亏损为1.63亿美元,同比扩大约59.05%;每股净亏损0.19 美元。
财报发布后,中金、瑞信等机构纷纷下调了和黄医药的港股目标价。其中。中金将其目标价较此前削减46.2%,理由在于公司索凡替尼出海进度不及预期及研发投入加大。
研发有进展,商业化有阻碍
和国内大多仿制起家的药企不同,和黄医药从创立初期就一直明确地坚持只做中国原创新药,但从其此前的商业模式来看,和黄医药作为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性生物制药公司,其主要有两大块业务,一是研发创新平台,用于研发新型抗癌药物;二是商业平台,经营成熟且有盈利的处方药及消费保健品业务。
从往绩来看,2017-2019年,和黄医药的营收收入分别为2.41亿美元、2.14亿美元和2.04亿美元,其中依靠处方药和保健品销售收入的商业平台则几乎贡献了80%的业绩。但随后受两票制等政策影响,其商业平台的处方药业务受到冲击,创新药业务才开始在其整体财务中崭露头角。
此次财报中,受公司三款自主研发的核心肿瘤药物爱优特®、苏泰达®及沃瑞沙®的商业化进展所推动,其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达到 9110 万美元,同比增长113%。
但收入结构的改善似乎不及持续扩大的研发投入和亏损给公司的股价影响大。
从上文可以看到,在今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82 亿美元,同比增长47.6%。在持续研发投入的背后,和黄医药的管线研发进展确实可圈可点。
财报显示,在新药研发方面,和黄医药产品基本是自主研发,目前已有3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分别是索凡替尼、呋喹替尼和赛沃替尼。
以呋喹替尼为例是一种高选择性的VEGFR231/2/3口服抑制剂,旨在提高激酶选择性,将脱靶毒性减至最低,从而提高耐受性,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今年上半年,呋喹替尼单药治疗难治性转移性直肠癌患者的美国1b期研究的初步数据于2022年ASCO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公布;FRUTIGA中国3期注册研究完成患者招募,合共约700名晚期胃癌患者入组。从潜在的临床和监管关键进展来看,呋喹替尼的FRESCO-2全球3期注册研究将于2022年8月公布顶线结果。若该研究取得积极结果,和黄医药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向美国FDA、欧盟EMA及日本PMDA同步提交呋喹替尼的上市申请,预计在2023年完成提交。
在研管线方面,公司还有3款处于全球后期开发阶段,进入临床阶段创新药共11款。另外,和黄医药已完成4项注册研究,13项正在进行中,还将启动5+项注册研究。
持续的创新药研发也是和黄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费用端的增长却无法在商业化上实现收支平衡。
以公司的核心产品索凡替尼为例,据智通财经了解,索凡替尼于2020年底在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2021年6月第2项适应症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从市场竞争来看,目前索凡替尼在国内市场上的唯一竞品为辉瑞的舒尼替尼。
数据显示,抖客网,2009年舒尼替尼在美国首次上市,2017年进入中国后随即在2018年通过谈判纳入医保,国内销售开始放量增长。并且在2019年由于石药集团舒尼替尼仿制药上市,致使舒尼替尼从医保谈判目录转为常规纳入目录。
共2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净亏损同比扩大近60%,和黄医药打不破出海瓶颈?】 内容摘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MSCI中国医药指数跌33%,同期MSCI中国指数跌18%,行业整体市盈率已低于过去三年平均0.7个标准差。在这一行业波动的大背景下,和黄医药(HCM.US)也迎来了自己的中报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2657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